手足口病可反复感染,痊愈后仍具传染性,接触病毒仍可发病。
得过手足口病后,仍然有可能再次感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得过手足口病的孩子,如果再次接触手足口病病毒,仍然可能会感染发病。
手足口病的症状包括发热、口腔疼痛、皮疹等。皮疹通常出现在手掌、足底、臀部和口腔内,有时也会出现在膝盖、肘部等部位。大多数手足口病病例症状较轻,可在一周内自愈。但少数病例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再次感染,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通风。
2.避免与手足口病患者密切接触。
3.对患儿的衣物、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
4.及时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如果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并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同时,要注意隔离患儿,避免传染给其他孩子。
总之,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得过手足口病后仍有可能再次感染。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护理和预防,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