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皮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主产于辽宁、河北、四川、江苏等地。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白鲜皮还具有抗菌、解热、抗炎、镇静、抗肿瘤等作用。其使用方法有煎服、外用、泡茶等,使用禁忌和风险提示包括脾胃虚寒者慎用、不宜与藜芦同用、用量应根据病情和个体情况而定、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等。
白鲜皮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主产于辽宁、河北、四川、江苏等地。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沙及粗皮,剥取根皮,切片,干燥。生用。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效。《药性论》:“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壮热恶寒;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现代研究表明,白鲜皮还具有以下作用:
1.抗菌作用:白鲜皮对多种细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球菌类效果较好。
2.解热作用:白鲜皮煎剂对伤寒、副伤寒混合菌所致家兔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
3.抗炎作用:白鲜皮对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甲醛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抑制作用。
4.镇静作用:白鲜皮煎剂能明显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5.抗肿瘤作用:白鲜皮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如艾氏腹水癌、肉瘤S-180、胃癌等。
6.其他作用:白鲜皮还有降血糖、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白鲜皮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用法:
1.煎服:将白鲜皮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煎取汁液,分早晚两次服用。
2.外用:将白鲜皮研成细末,用香油或凡士林调成膏状,涂于患处。
3.泡茶:将白鲜皮洗净后,放入杯中,加入适量的开水,浸泡5-10分钟后即可饮用。
白鲜皮的使用禁忌和风险提示如下:
1.白鲜皮性苦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2.白鲜皮不宜与藜芦同用。
3.白鲜皮的用量应根据病情和个体情况而定,一般为3-10克。
4.白鲜皮的不良反应尚不明确,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对肝肾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使用白鲜皮时,应注意观察身体的变化,如有不适,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总之,白鲜皮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但在使用时应注意用法用量和禁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