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结膜炎是双眼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结膜炎,病因尚不清楚,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主要表现为奇痒、异物感、流泪、烧灼感、畏光,体征为结膜乳头增生、结膜滤泡形成、角膜病变、睑结膜瘢痕,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体征,治疗主要包括去除病因、药物治疗(抗组胺药、肥大细胞稳定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制剂)、手术治疗。
春季结膜炎是一种双眼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结膜炎,季节性强,常侵犯双眼,奇痒难忍,春夏发病,秋冬缓解。具体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
症状:
奇痒:是本病最突出的症状,几乎所有患者均有痒感,其中春季结膜炎更为明显。
异物感:由于黏稠的分泌物附着于角膜表面,可导致患者出现异物感。
流泪:流泪也是春季结膜炎的常见症状之一。
烧灼感:患者可自觉眼部有烧灼感。
畏光:畏光也是春季结膜炎的常见症状之一。
体征:
结膜乳头增生:是春季结膜炎的特征性体征,乳头多发生于下穹隆和下睑结膜,呈铺路石样排列。
结膜滤泡形成:滤泡常见于上睑结膜和下穹隆结膜,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均匀。
角膜病变:部分患者可出现角膜病变,如角膜上皮点状角膜炎、角膜基质炎等。
睑结膜瘢痕:长期病变可导致睑结膜瘢痕形成,严重影响外观。
春季结膜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体征,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去除病因: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灰尘、动物毛发等。
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可减轻眼部瘙痒症状。
肥大细胞稳定剂:如色甘酸钠、奈多罗米钠等,可稳定肥大细胞,减少炎症介质释放。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缓解眼部炎症。
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等,可减轻眼部炎症和疼痛。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他克莫司等,可用于治疗严重的春季结膜炎。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结膜切除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等。
春季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揉眼,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避免长时间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