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可累及冠状动脉,引发心血管并发症。舌头表现具有特征性,初期为草莓舌,后期为杨梅舌。除舌头表现外,还可能有发热、皮疹、黏膜充血、手足症状、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其他症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疾病后即可确诊。治疗方法包括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等药物,必要时进行介入或手术治疗。预防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加强锻炼、注意饮食卫生等。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累及冠状动脉,导致冠状动脉瘤、狭窄或闭塞,从而引发一系列心血管并发症。舌头是川崎病的常见受累部位之一,其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1.舌头表现:
草莓舌:在疾病的初期,舌头表面会出现红肿,类似于草莓的外观,故称为草莓舌。
杨梅舌:随着病情的进展,草莓舌会逐渐消退,舌头表面会出现干燥、潮红,并伴有裂纹,类似杨梅的外观,因此也被称为杨梅舌。
2.其他症状:
发热:发热是川崎病最常见的症状,通常持续5天以上,体温可达39℃-40℃。
皮疹:皮疹可出现在身体的各个部位,通常为红色斑丘疹,不伴有瘙痒。
黏膜充血:口腔黏膜充血、红肿,口唇干红,口腔黏膜可出现溃疡。
手足症状:手足硬性水肿,手掌和足底潮红,恢复期可出现片状脱皮。
颈部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直径多大于1.5cm。
3.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如发热5天以上,伴下列5项中的4项者,排除其他疾病后即可诊断为川崎病:
四肢变化: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恢复期蜕皮;
多形性红斑;
眼结合膜充血,非化脓性;
唇充血、干裂,口腔黏膜充血,草莓舌;
颈部淋巴结肿大。
若发热5天以上,伴上述5项中的2项,但有冠状动脉瘤者,也可确诊为川崎病。
4.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等药物。
对于冠状动脉瘤患儿,需要长期密切随访,必要时进行介入或手术治疗。
5.预防: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
川崎病的舌头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需要注意的是,舌头表现并不是川崎病的特异性诊断依据,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的症状。因此,对于疑似川崎病的患儿,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家长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