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自限性疾病,好发于6~24个月的婴幼儿,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大便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样,可伴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治疗方法主要是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和合理用药。预防措施包括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及时接种轮状病毒疫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婴幼儿的玩具衣物经常清洗消毒等。
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好发于6~24个月的婴幼儿,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5~7天可痊愈,但部分患儿可能因频繁腹泻导致脱水等并发症,需及时就医治疗。以下是关于秋季腹泻的一些常见问题:
1.秋季腹泻有哪些症状?
秋季腹泻潜伏期1~3天,多发生在6~24个月的婴幼儿,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病初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2.秋季腹泻是怎么引起的?
秋季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传播。成人感染轮状病毒后通常不会发病,但可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排毒时间可持续2~3周。
3.秋季腹泻如何治疗?
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治疗原则是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和合理用药。对于轻、中度脱水的患儿,可采用口服补液盐进行纠正;对于中、重度脱水的患儿,需及时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同时,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予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秋季腹泻如何预防?
秋季腹泻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不吃生冷食物。
避免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及时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婴幼儿的玩具、衣物等要经常清洗消毒。
总之,秋季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肠道传染病,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治疗。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加强预防措施,以减少秋季腹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