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可重复感染,宝宝得过手足口病还可能再得。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那么,宝宝得过手足口病还会得吗?
通常情况下,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同一种肠道病毒感染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但这种抗体并没有持久的免疫力,因此手足口病是可以重复感染的。
由于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有很多种,且不同型别之间无交叉免疫,因此得过手足口病的宝宝,以后还可能会感染其他型别的肠道病毒而再次得手足口病。
需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有些宝宝可能只有轻微的症状,而有些宝宝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果宝宝曾经得过手足口病,家长仍然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的健康状况,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清洁,避免带宝宝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如果宝宝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家长应该及时带宝宝就医,并告知医生宝宝曾经得过手足口病的情况。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症状和检查结果,给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总之,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宝宝得过手足口病后仍有可能再次感染。家长需要加强对宝宝的护理和关注,如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