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需注意避免血液、性、母婴传播,定期复查,避免歧视。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感染乙肝病毒(HBV)但没有肝脏炎症和(或)纤维化的人群。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肝脏功能可能正常,但仍具有传染性。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因此,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血液传播: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出血的个人物品;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进行医疗操作时,如拔牙、纹身等,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并告知医生自己的乙肝病毒携带情况。
2.注意性生活卫生: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性生活中应使用安全套,以避免传播乙肝病毒。
3.防止母婴传播: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计划怀孕,应在孕前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咨询,了解乙肝病毒对胎儿的影响及预防措施。在分娩时,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并告知医生自己的乙肝病毒携带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母婴传播。
4.定期复查: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脏B超等检查,以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必要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总之,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重视自己的病情,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传播,并定期复查,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同时,社会也应该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给予理解和尊重,消除对他们的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