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尿道炎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可通过上行感染、血行感染、淋巴道感染等途径致病,其致病菌主要有细菌和淋球菌,常发于性活跃人群、免疫力低下人群、尿路梗阻人群等。急性尿道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预防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婚外性行为、避免尿道器械检查等。
急性尿道炎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其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以下是关于急性尿道炎的一些详细信息:
1.感染途径:
上行感染:绝大多数急性尿道炎是由尿道上行感染引起的,如尿道口或尿道内器械检查导致的感染。
血行感染:感染从身体的其他部位经血行传播至尿道,较为少见。
淋巴道感染:临近器官的炎症通过淋巴道感染尿道,这种情况也较为罕见。
2.致病菌:
细菌:引起急性尿道炎的细菌主要有大肠埃希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淋球菌:淋病奈瑟菌(淋球菌)是引起急性淋病性尿道炎的主要致病菌。
3.诱发因素:
尿道损伤:尿道器械检查引起的尿道黏膜擦伤,可破坏尿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导致细菌感染。
尿道内异物:自尿道内放入异物或留置导尿管等,使尿道黏膜受压、受损伤,导致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
尿道梗阻:如包茎、后尿道瓣膜、尿道狭窄等,因排尿不畅,尿液积存于尿道内可继发尿道感染。
邻近器官炎症:如前列腺炎、精囊炎、阴道炎或子宫颈炎等可蔓延到尿道,此常为慢性后尿道炎的顽固病灶。
常发人群:性活跃人群、免疫力低下人群、尿路梗阻人群等。
4.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急性期间应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对尿道有冲洗作用。有尿频、尿急及尿痛时,可服用解痉药物,并除去引起尿道炎的各种诱因。
药物治疗: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及对药物的敏感性有针对性地选用2~3种药物联合应用,疗效较好。待症状完全消失、尿液检查正常、细菌培养阴性后用药应持续7~10天方可停药。
5.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裤,大便后手纸应由前向后抹拭,以免污染尿道。
避免婚外性行为:婚外性行为是引起尿道炎的原因之一,因此要避免婚外性行为,防止感染。
避免尿道器械检查:在进行尿道器械检查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引起感染。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前列腺炎、精囊炎、阴道炎等,可有效预防尿道炎的发生。
总之,急性尿道炎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其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急性尿道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预防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婚外性行为、避免尿道器械检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