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孕期得了妇科病,需要根据妇科病的具体类型进行处理,如阴道炎、宫颈炎、子宫肌瘤等,详情如下:
阴道炎是指因病原体感染、外部刺激、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导致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瘙痒的妇科疾病。阴道炎患者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不同,治疗方式也不同。对于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甲硝唑、替硝唑进行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在孕期以局部用药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克霉唑制剂、咪康唑制剂等。日常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盆浴及性生活。
宫颈炎是指因病原体感染、宫颈部位长期受到刺激等原因导致子宫颈阴道部及宫颈管黏膜出现的炎症,常表现为性交后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疼痛等症状。对于淋病奈瑟菌感染的患者,可使用头孢曲松钠、头孢克肟等药物进行治疗。若为沙眼衣原体感染,则可使用多西环素、红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若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则建议在分娩后进行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等物理治疗。治疗期间注意定期随访,避免进行不恰当的阴道冲洗。
子宫肌瘤是指因遗传、激素水平紊乱、干细胞突变等原因导致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从而形成的良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阴道分泌物异常、下腹部不适等。若患者无明显症状,一般无需进行治疗,定期复查即可。如果患者症状明显,且肌瘤体积较大压迫邻近器官,肌瘤发生感染,保守治疗无效等,则要采取手术切除。
除上述妇科病外,孕妇孕期还有可能会出现宫颈囊肿、卵巢肿瘤、宫颈癌等妇科疾病,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并进行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