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可分为原发性、下丘脑和垂体病变、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及其他四类,主要治疗方法为补充甲状腺激素,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并调整药量,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运动、情绪、定期复查及按医嘱用药。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根据病因的不同,甲减可分为以下四类。
1.原发性甲减
自身免疫损伤:最常见,如桥本甲状腺炎、萎缩性甲状腺炎等。
甲状腺破坏:包括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等。
碘过量:长期过量碘摄入可能导致甲状腺自身抗体产生,从而破坏甲状腺滤泡。
抗甲状腺药物:如锂盐、硫脲类等,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甲减。
2.下丘脑和垂体病变
下丘脑病变:如下丘脑肿瘤、炎症等,可影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产生和释放,导致垂体TSH分泌减少。
垂体病变:如垂体肿瘤、梗死、手术等,可影响TSH的分泌和合成。
3.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由于甲状腺激素在外周组织的作用缺陷导致,患者对甲状腺激素不敏感,即使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也可能出现甲减症状。
4.其他
先天性甲状腺激素生成障碍:甲状腺发育异常、甲状腺激素合成相关酶缺陷等。
药物:某些药物,如胺碘酮、锂盐等,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
慢性疾病:肾衰竭、慢性心力衰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可能导致甲减。
碘缺乏: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碘缺乏时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引起甲减。
辐射:长期接受大剂量辐射可能损伤甲状腺,导致甲减。
对于甲减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一旦确诊,应及时补充甲状腺激素,以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治疗方法包括口服甲状腺素片或左甲状腺素钠(L-T4)替代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根据甲状腺功能的变化调整药物剂量。此外,甲减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适当增加碘的摄入,可食用含碘盐,但避免过度摄入。同时,应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食用生甲状腺肿物质,如卷心菜、白菜、油菜、木薯、核桃等。
2.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但避免过度劳累。
3.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4.定期复查:遵医嘱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血常规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其他:注意保暖,避免感染;按医嘱用药,不得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总之,甲减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以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