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宝宝流口水吐泡泡吃手,可能是生理现象,也可能是由于存在小儿口腔溃疡、小儿支气管炎等病理性因素有关,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个月宝宝流口水吐泡泡吃手可能是因为宝宝处于口欲期。此时,由于宝宝吞咽功能较差,当流出的口水不能及时进行吞咽时,可能造成流口水的现象。这一阶段,宝宝一般通过嘴唇和舌头来感知外界的事物,从而表现为吐泡泡、吃手等现象。
2.小儿口腔溃疡
细菌感染引起的小儿口腔溃疡,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涂抹外用药,比如红霉素软膏、西咪替丁等,可以抑制细菌滋生,从而有利于溃疡面的愈合。由于口腔局部受到炎症浸润,患儿出现疼痛时,还可以联合使用维生素E和锡类散,有助于促进组织黏膜吸附,缓解口腔溃疡部分的不适感。平时应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宝宝进食后,还可以适当给宝宝喂水,有助于保持口腔清洁,降低口腔溃疡复发的风险。
患有小儿支气管炎的宝宝,由于支气管痉挛,导致呼吸困难,从而出现张口呼吸的现象,进而造成宝宝出现流口水、吐泡泡等症状。由于宝宝的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当病原体感染时,比如流感病毒、溶血性链球菌等,易导致小儿支气管炎的发生。存在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时,也可能诱发本病。
对于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支气管炎,可以服用抗病毒药物,比如磷酸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如果小儿支气管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还可以口服抗生素,比如阿莫西林、青霉素等;当支气管痉挛导致宝宝出现喘憋现象时,也可以吸入给药,比如沙丁胺醇、布地奈德等,可以促进支气管扩张,从而改善通气。宝宝患病时,应避免带宝宝去人员密集的地方,比如超市、车站等,以免造成交叉感染,不利于疾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