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下降可能是由于月经、疟疾、甲状腺功能减退、失血性休克等原因所致,需要根据原因进行针对性措施,具体如下:
女性月经期间常常可伴有畏寒、体温下降、头晕等症状,通常是由于月经期间失血过多、血液循环不畅所引起。但多数症状可在适当休息后逐渐恢复,头晕、体温下降发作时,可通过局部热敷方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改善症状。患者饮食上还需要增添富含铁的食物,以促进血细胞生成,如动物肝脏、动物血液等。
疟疾可引发反复的高热、寒战、盗汗等症状,针对疟疾,临床上可应用磷酸氯喹片、青蒿琥酯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并发脑水肿、昏迷者,还需要及时应用甘露醇注射液、复方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进行脱水治疗。针对高热症状,则可以应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颗粒等药物治疗。
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机体产热作用,若甲状腺激素匮乏,亦可引发体温下降、头晕等症状。针对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上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甲状腺片、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治疗。
失血性休克者由于大量出血、血容量下降,致使机体红细胞数目大幅度减少,体内血氧不足,亦可引发体温下降症状。针对失血性休克,临床上需要立即止血,同时维持生命体征,抢救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患者保暖,并配合一定的升温治疗,其目的在于促进合并颅脑损伤者神经功能恢复。同时还需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其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必要时可通过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治疗。其次还需要静脉输血、输液,以维持血容量平衡。针对低血压症状,则需要应用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盐酸多巴酚丁胺葡萄糖注射液等药物治疗。
针对疟疾患者,其体温下降症状通常是由于大量出汗未能及时擦拭所引起,届时需要家属在患者出汗后及时使用干毛巾擦拭,而甲状腺功能减退者还需要加强保暖,调节室温在22℃-23℃左右,天气寒冷时还需要及时添加衣服、包裹毛毯或者用热水袋保暖。而外伤性出血所致的失血性休克者,还需要密切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以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