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膀胱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此外还有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等,感染途径主要为上行感染。免疫力下降、尿路梗阻等也可诱发急性膀胱炎。
急性膀胱炎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以下是关于急性膀胱炎病理病因的具体分析:
1.细菌感染
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约占75%以上。
其他致病菌包括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产气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等。
感染途径主要为上行感染,即细菌从尿道外口上行至膀胱。
2.免疫力下降
全身免疫力下降,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糖尿病等,使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膀胱炎。
局部免疫力下降,如女性尿道口与肛门临近,尿道口周围的细菌容易逆行感染膀胱。
3.尿路梗阻
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导致尿液排泄不畅,膀胱内尿液潴留,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容易发生膀胱炎。
膀胱输尿管反流,使含有细菌的尿液反流至输尿管和肾盂,引起上尿路感染。
4.其他因素
医源性因素,如进行经尿道的操作,如膀胱镜检查、导尿等,可将细菌带入膀胱。
性生活不注意卫生,也容易导致膀胱炎的发生。
女性在月经期,由于经血的冲刷,尿道口周围的细菌容易逆行感染膀胱。
总之,急性膀胱炎的发生与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尿路梗阻等因素有关。预防急性膀胱炎的发生,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尿道口清洁;多饮水,勤排尿,不憋尿;避免久坐,适当运动;积极治疗尿路梗阻等疾病。如果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