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结核是由结核菌引起的乳腺慢性炎症,可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传播,也可由邻近的结核病灶直接蔓延而来,其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乳房肿块、疼痛等,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治疗主要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后较好,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可能会导致病情迁延不愈,甚至形成乳房瘘管或乳房畸形。
乳腺结核又称结核性乳腺炎,是由结核菌引起的乳腺慢性炎症。以下是关于乳腺结核的一些详细信息:
1.病因:乳腺结核主要由结核菌引起,结核菌可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传播至乳腺,也可由邻近的结核病灶直接蔓延而来。
2.症状:乳腺结核的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乳房肿块、疼痛、乳头溢液、乳房皮肤粘连、酒窝征等。部分患者可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
3.诊断:乳腺结核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乳房B超、钼靶X线摄影、结核菌素试验、脓液涂片及培养等。
4.治疗:乳腺结核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抗结核药物治疗是基础,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手术治疗主要用于脓肿形成、窦道形成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5.预后:乳腺结核的预后较好,经过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可能会导致病情迁延不愈,甚至形成乳房瘘管或乳房畸形。
6.预防:乳腺结核的预防主要是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结核菌感染。此外,还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
总之,乳腺结核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但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如果出现乳房肿块、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