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滑脱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脱出或游离,压迫脊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好发于20-50岁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其病因复杂,常见的有退行性改变、劳损、外伤、先天发育异常等,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加强腰部肌肉锻炼、注意腰部保暖、避免腰部受伤。
腰间盘滑脱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脱出,或突破后纵韧带,游离到椎管内,压迫相邻脊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腰间盘滑脱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好发于20-50岁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其主要症状包括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等。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马鞍区感觉异常等马尾综合征。
腰间盘滑脱的病因较为复杂,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逐渐退变,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容易发生滑脱。
劳损: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长时间坐位工作、腰部过度负重等,可导致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增加,容易发生滑脱。
外伤:急性腰部扭伤、搬重物时姿势不当、交通事故等,可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
先天发育异常:腰椎峡部裂、椎弓根发育不良等,可导致脊柱稳定性下降,容易发生滑脱。
其他:遗传因素、代谢性疾病、妊娠等,也可能导致腰间盘滑脱的发生。
腰间盘滑脱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X线、CT、磁共振成像(MRI)等。X线检查可观察脊柱的序列、椎间隙的变化等;CT检查可清晰显示椎间盘的退变、脱出情况;MRI检查可全面了解脊髓、神经根的受压情况。
腰间盘滑脱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病程较短的患者,主要包括休息、佩戴腰围、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较重、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马尾综合征的患者,手术方法包括传统的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微创手术等。
对于腰间盘滑脱的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久坐、久站、长时间弯腰等,尽量保持脊柱的正直。
加强腰部肌肉锻炼:可进行腰背肌的功能锻炼,如仰卧起坐、三点支撑法、五点支撑法等。
注意腰部保暖:避免腰部受寒、受潮,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时。
避免腰部受伤:搬重物时要注意姿势,避免腰部过度受力。
总之,腰间盘滑脱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腰部的保护,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