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茯苓和土茯苓的区别在于来源、功效、用法用量、禁忌人群等方面。
白茯苓和土茯苓都属于中药材,且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以下是白茯苓和土茯苓的区别:
1.来源不同:白茯苓是多孔菌科卧孔属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土茯苓是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
2.功效不同:白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土茯苓具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梅毒、汞中毒、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等。
3.用法用量不同:白茯苓一般用量为9~15g;土茯苓一般用量为15~60g。
4.禁忌人群不同:白茯苓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土茯苓肝肾阴虚者慎服,服药时忌茶。
5.副作用/食用禁忌/禁忌人群:白茯苓和土茯苓一般无明显副作用,但过量服用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白茯苓和土茯苓均不宜与茶同服,且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孕妇及过敏体质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6.风险提示:白茯苓和土茯苓均为中药材,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如果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应提前告知医生,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