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是肺部的急性炎症病变,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主要病理变化可分为四期,治疗需用抗生素并支持治疗,老人、儿童等人群需特别关注。
大叶性肺炎主要是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病变。
病变性质主要表现为肺泡的渗出性炎症,通常累及肺大叶的部分或全部。其主要的病理变化可分为四个期:
1.充血水肿期:发病后12~24小时,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有大量的浆液性渗出液,其中混有少量的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2.红色肝样变期:一般于发病后2~3天,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仍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充满纤维素及大量红细胞,其间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病变肺叶质实如肝,故称红色肝样变期。
3.灰色肝样变期:约于发病后4~6天,镜下肺泡腔内的红细胞大部分溶解消失,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变窄,肺泡腔内渗出物以纤维素为主,故实变区呈灰白色,镜下病灶质地致密,故称灰色肝样变期。
4.溶解消散期:发病后1周左右,随着机体免疫力的增强,病原菌被巨噬细胞吞噬、溶解,咳出,肺内炎症病变开始消散,肺泡重新充气,病变肺组织质地变软。
大叶性肺炎的治疗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消灭细菌感染,同时针对症状进行支持治疗。此外,患者需要卧床休息、补充水分、吸氧等。对于重症患者,可能需要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大叶性肺炎后病情可能较为严重,需要特别关注。在疾病流行季节,应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的旅行史或接触史,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