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痊愈后通常不会传给其他小朋友,但仍需注意个人卫生和隔离,防止病毒传播。
手足口病好了一般不会传给别的小朋友,但仍需注意一些事项。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一般在一周左右自愈,但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脑炎、脑膜炎、肺水肿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的传染性较强,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患者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奶嘴等物品传播。如果患儿的手足口病已经好了,说明体内的病毒已经被清除,一般不会再传染给别的小朋友。但是,在手足口病的疱疹结痂之前,仍可能有病毒排出,因此仍需注意以下事项:
避免与其他小朋友密切接触,尤其是在疱疹结痂之前。
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对患儿的玩具、衣物等进行消毒。
注意室内通风。
此外,如果患儿的手足口病好了,但仍有其他症状,如咳嗽、流鼻涕等,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也需要注意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小朋友。
总之,手足口病好了一般不会传给别的小朋友,但仍需注意个人卫生和隔离,以防止病毒传播。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手足口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同时,也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和饮食健康,提高孩子的免疫力,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