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三项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指标,包括血清铁蛋白(SF)、铁蛋白(Fer)、总铁结合力(TIBC),对IDA的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
贫血三项是指血清铁蛋白(SF)、铁蛋白(Fer)、总铁结合力(TIBC)。它是诊断缺铁性贫血(IDA)的重要指标,对IDA的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
1.血清铁蛋白(SF):
临床意义:SF是体内贮备铁的指标,其含量升高提示铁储备增加,可见于血色病、原发性血色病、长期输血、不恰当铁剂治疗等;降低提示缺铁或铁利用障碍,可见于IDA、IDA恢复期、慢性疾病性贫血等。
相关疾病:除IDA外,SF还可用于多种疾病的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测,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2.铁蛋白(Fer):
临床意义:Fer是检查体内铁缺乏的最灵敏的指标。Fer降低提示缺铁,常见于IDA;Fer升高可见于血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
相关疾病:与SF类似,Fer也可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等。
3.总铁结合力(TIBC):
临床意义:TIBC升高提示铁利用障碍,常见于IDA;TIBC降低提示铁利用增加,可见于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
相关疾病:TIBC可用于多种贫血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
需要注意的是,贫血三项只是IDA的辅助诊断指标,确诊IDA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此外,贫血三项的检测结果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感染、炎症、肿瘤等。因此,在解读贫血三项结果时,需要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对于贫血患者,尤其是IDA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肉类、蛋类、豆类等,以预防和治疗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