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腹部肿块、瘘管形成、肛门直肠周围病变、全身症状及其他症状。
小肠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临床症状多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腹痛:为最常见的症状,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呈间歇性发作,常为痉挛性阵痛伴肠鸣,餐后加重,排便或肛门排气后缓解。如果腹痛持续不缓解,逐渐加重,多提示炎症波及腹膜或腹腔内脓肿形成。
2.腹泻:也是常见症状之一,因病变肠段炎症渗出、蠕动增加及继发性吸收不良所致。腹泻先是间歇性发作,病程后期为持续性糊状便,无脓血或黏液。病变涉及结肠下段或直肠者,可有黏液血便及里急后重。
3.腹部肿块:以右下腹与脐周为多见,肿块质地中等,较硬,可移动。伴有肠梗阻时,肿块可在腹部扪及包块,表面不光滑,有结节感,压痛明显。
4.瘘管形成:因透壁性炎性病变穿透肠壁全层至肠外组织或器官,形成瘘管。瘘管形成是克罗恩病的临床特征之一,可分为内瘘和外瘘,内瘘可通向其他肠段、肠系膜、膀胱、输尿管、阴道等,外瘘则通向腹壁或肛周皮肤。
5.肛门直肠周围病变:部分患者有肛门直肠周围瘘管、脓肿形成,肛裂等病变。
6.全身症状:中、重型患者可有发热、贫血、营养障碍及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肝脏等肠外表现。
7.其他:部分患者因病程长、病变广泛,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消瘦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小肠克罗恩病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伴有发热、贫血、营养不良等全身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结肠镜检查、病理活检等,以明确诊断。
对于小肠克罗恩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营养支持等。药物治疗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手术治疗主要用于并发症的治疗,如肠梗阻、肠穿孔等。此外,营养支持也非常重要,对于病情严重、无法进食的患者,应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总之,小肠克罗恩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