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包括血管病变、机械性因素、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及其他因素,其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伴腹痛,严重威胁母婴安全,孕妇需注意休息和产检。
胎盘早剥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其主要原因如下:
1.血管病变:孕妇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肾脏疾病等,会使血管病变,血管痉挛、梗死,胎盘血液供应减少,从而导致胎盘早剥。
2.机械性因素:孕妇腹部受到撞击、挤压,或长途乘车、颠簸等,使子宫突然受到机械性刺激,引起子宫收缩、胎盘早剥。
3.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孕妇长时间仰卧位时,巨大的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子宫静脉淤血,静脉压突然升高,蜕膜静脉床淤血或破裂,导致部分或部分胎盘从子宫壁剥离。
4.其他:孕妇年龄过大、吸烟、有胎盘早剥史、胎膜早破、子宫畸形等,也会增加胎盘早剥的风险。
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流血,出血量一般较多,且常伴有腹痛。严重的胎盘早剥可能导致胎儿缺氧、窘迫,甚至死亡。如果处理不及时,还可能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威胁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因此,孕妇在孕期应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仰卧位,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并发症。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阴道流血或腹痛,应立即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高危孕妇,医生可能会采取密切监护、提前终止妊娠等措施,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