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骨折是由高能量损伤引起的,骨折端穿破皮肤与外界相通,及时清创、固定、预防感染是治疗原则,感染是最常见并发症,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处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以下是关于开放性骨折的一些严肃医疗知识:
1.原因:开放性骨折通常由高能量损伤引起,如车祸、高处坠落等。这些损伤会导致骨折端穿破皮肤,使骨折部位暴露在外界环境中。
2.症状:开放性骨折的症状包括骨折部位的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以及皮肤破损、出血、感染等。感染是开放性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骨髓炎、败血症等严重后果。
3.治疗: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及时清创、彻底清除污染物和细菌,修复骨折端和软组织,以及预防感染。治疗方法包括清创、固定骨折端、使用抗生素等。如果感染严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清创和引流。
4.并发症:开放性骨折的并发症包括感染、骨髓炎、畸形愈合、骨折不愈合等。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5.预后:开放性骨折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如骨折的严重程度、治疗的及时性和正确性、患者的健康状况等。一般来说,及时正确的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开放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损伤,需要及时正确的治疗。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发生了开放性骨折,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