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结节的分级方法主要有BI-RADS分级和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推荐的乳腺结节分类法,两者均将乳腺结节分为0~6级,级别越高,恶性的可能性越大。对于4级及以上的结节,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3级结节可选择定期复查。
乳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通常在进行乳腺影像学检查(如B超、X线等)时被发现。乳腺结节的分级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美国放射学会(ACR)制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另一种是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推荐的乳腺结节分类法。这两种分级方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将乳腺结节分为0~6级,级别越高,恶性的可能性越大。以下是对这两种分级方法的详细介绍:
1.BI-RADS分级:
0级:评估不完全,需要进一步检查或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评估。
1级:阴性,乳腺内未发现异常。
2级:良性,基本可排除恶性。建议定期复查。
3级:可能良性,恶性率一般小于2%,需要短期随访,如6个月或12个月复查。
4级:可疑恶性,恶性率为3%~94%,需要进一步检查,如活检。
5级:高度怀疑恶性,恶性率大于95%,需要立即进行活检或手术。
6级:已活检证实为恶性。
2.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推荐的乳腺结节分类法:
1级:阴性,未发现结节或良性病变。
2级:良性病变,如乳腺增生、纤维腺瘤等。
3级:可能良性病变,恶性率小于2%,需要短期随访,如6个月或12个月复查。
4级:可疑恶性病变,恶性率为2%~95%,需要进一步检查,如活检。
4A级:低度怀疑恶性,恶性率为2%~10%。
4B级:中度怀疑恶性,恶性率为10%~50%。
4C级:高度怀疑恶性,恶性率为50%~95%。
5级:高度怀疑恶性,恶性率大于95%。
6级:已活检证实为恶性。
需要注意的是,乳腺结节的分级只是一种初步的评估,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最终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等综合判断。对于BI-RADS分级为4级及以上的结节,或者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推荐的4级及以上的结节,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如活检、手术等。对于BI-RADS分级为3级的结节,可以选择定期复查,观察结节的变化情况。如果结节有明显增大或形态改变,应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总之,乳腺结节的分级是乳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和治疗,以确保乳腺健康。
关键信息:
1.乳腺结节的分级方法主要有BI-RADS分级和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推荐的乳腺结节分类法。
2.BI-RADS分级将乳腺结节分为0~6级,级别越高,恶性的可能性越大。
3.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推荐的乳腺结节分类法将乳腺结节分为1~6级,级别越高,恶性的可能性越大。
4.对于BI-RADS分级为4级及以上的结节,或者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推荐的4级及以上的结节,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
5.对于BI-RADS分级为3级的结节,可以选择定期复查,观察结节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