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45岁以上人群若无特殊情况,建议每1-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高危人群则需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一般情况下,45岁以上的人群,若无特殊情况,建议每1-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而高危人群,则需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能直观地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甚至降部的黏膜情况,主要用于诊断上消化道疾病,如炎症、溃疡、肿瘤等。如果是有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胃食管反流病、胃溃疡、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疾病的高危人群,胃癌的患病风险会比普通人高,建议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而对于普通人群,可根据年龄、症状、个人病史等因素来决定胃镜检查的时间间隔。45岁以上的人群,若身体状况良好,没有上消化道不适症状,可以每1-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如果出现上消化道症状,如烧心、反酸、腹痛、腹胀、呕吐、黑便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胃镜检查。
此外,胃镜检查也有一些注意事项。检查前需要空腹6-8小时,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检查时可能会有一些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等,但通常都能忍受。检查后1-2小时内不能进食、进水,以免引起呛咳或误吸。如果检查过程中发现有病变,可能需要进行活检或进一步治疗,需要遵医嘱进行。
总之,胃镜检查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对于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普通人群也应根据个人情况来决定检查的时间间隔。如有任何疑问,可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