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抗过敏药物包括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等,使用时需注意特殊人群的谨慎选择、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
荨麻疹抗过敏的药物主要有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等。
抗组胺药是治疗荨麻疹的首选药物,根据其作用时间的长短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组胺药。第一代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具有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嗜睡等不良反应较少,但肝功能不全者需慎用。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适用于治疗伴有鼻塞、流涕的荨麻疹患者。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作用,适用于病情严重的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或伴有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症状的患者。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使用抗过敏药物需要特别谨慎。孕妇在使用抗组胺药时,应选择第二代抗组胺药,且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如需使用,应暂停哺乳。儿童使用抗组胺药时,应根据体重计算剂量,且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老年人使用抗组胺药时,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嗜睡、头晕等。
此外,使用抗过敏药物时还应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因此,在使用抗过敏药物前,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荨麻疹抗过敏的药物种类较多,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遵医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