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肛裂、肛管狭窄、肛门湿疹、内痔等,也可能由肠道炎症、肿瘤等引起。
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主要症状为肛门疼痛、便血和便秘。拉大便时肛裂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肛裂:肛管皮肤全层纵行裂开后形成的感染性溃疡,是引起便血的最常见原因。
2.肛管狭窄:先天性肛管狭窄、后天性肛管狭窄等会导致排便困难,干结的大便容易撑破肛管皮肤,引起肛裂和出血。
3.肛门湿疹:肛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皮肤病,病变多局限于肛门周围皮肤,亦偶有蔓延至臀部、会阴及阴蒂,局部可出现红疹、红斑、糜烂、渗出、结痂、脱屑。长期搔抓、摩擦,可使皮肤增厚、苔藓化,还会引起裂口、出血。
4.内痔:内痔是肛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病理性改变或移位,内痔和混合痔均可引起大便出血,一般为鲜红色,表现为便后滴血或喷射状出血。
5.其他:肠道炎症、肿瘤、肛管或直肠损伤等也可引起肛裂和出血。
如果出现拉大便肛裂出血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肛门清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预防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