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高发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骨量流失加速,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2.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骨量逐渐减少,尤其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3.体型瘦小者:体型瘦小的人往往骨骼相对较小,骨量也相对较少,因此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
4.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等疾病,会影响骨代谢,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5.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骨密度下降,增加骨折的风险。
6.营养不良的人群:营养不良,尤其是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7.有脆性骨折家族史的人群:脆性骨折家族史是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8.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人群:例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等,会影响骨代谢,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对于以上高发人群,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和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1.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2.预防跌倒:注意行走安全,避免跌倒,尤其是在湿滑的地面上。
3.治疗原发病:积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等疾病,控制病情发展。
4.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钙剂、维生素D、双磷酸盐等。
5.物理治疗:可以采用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电疗等物理治疗方法,缓解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6.手术治疗:如果骨折严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如经皮椎体成形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等。
总之,对于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高发人群,应该加强预防和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减少骨折的发生。同时,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骨质疏松,也是预防骨折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