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因胆汁和肠液混合,逆流至胃刺激胃黏膜而产生的炎症性病变,主要症状有胃部饱胀、胃痛、口苦、口臭等,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注意休息、戒烟戒酒等。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从胆囊排入十二指肠的胆汁和其它肠液混合,通过幽门,逆流至胃,刺激胃黏膜,从而产生的炎症性病变。其主要症状有:
1.胃部饱胀感或不适,往往饭后加重,或有胃痛,或胃部发凉,可伴腹胀、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胃振水音、肠鸣、排便不畅、食欲减退和消瘦等;
2.有的患者还可出现口苦、口臭或大便呈黑色等症状。
目前,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一般治疗:
调整饮食:饮食宜少量多餐,不宜过饱;忌烟、酒、咖啡、巧克力、酸食和过多脂肪;避免餐后即平卧;卧时床头抬高20~30cm,裤带不宜束得过紧,避免各种引起腹压过高状态。
改变不良睡姿:有人睡眠时喜欢将两上臂上举或枕于头下,这样可引起膈肌抬高,胃内压力随之增加,使胃液逆流而上。
2.药物治疗:
胃动力药物:能增加胃肠道蠕动,抑制胆汁反流入胃,常用的有:多潘立酮、莫沙必利。
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思密达等。
结合胆盐类药物:如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促进胆汁和胰液的分泌,有利于黏膜炎症的消退和溃疡面的愈合。
3.手术治疗:
若长期保守治疗无效,或合并有严重的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
2.避免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3.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戒烟戒酒。
总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