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的主要症状有上腹隐痛、腹胀、不适等,也可能无任何症状,主要依靠胃镜检查确诊,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切除、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切除后需定期复查。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突出的赘生物,小至芝麻,大至黄豆,数量可单发或多发,也有呈息肉样改变的胃黏膜肿瘤。胃息肉的主要症状有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等。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只是在胃镜或其他检查时偶然发现。
胃息肉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胃镜下可以直观地看到息肉的大小、形态、数量、位置等,并可以进行活检,以明确息肉的性质。此外,还可以通过X线钡餐造影、CT等检查辅助诊断。
胃息肉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内镜下切除:对于较小的息肉,可以通过内镜下切除,包括电切、圈套切除、激光切除等。
2.手术治疗:对于较大的息肉或内镜下切除后复发的息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包括胃部分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等。
3.药物治疗:一般用于辅助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等,可以缓解症状,促进息肉愈合。
需要注意的是,胃息肉切除后需要定期复查,以观察息肉是否复发。此外,胃息肉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胆汁反流、遗传因素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健康,避免幽门螺杆菌感染,减少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胃息肉的发生。
对于有胃息肉家族史、长期消化不良、腹痛、腹胀等症状的人群,应及时就医,进行胃镜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对于已经确诊为胃息肉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复查,以防止息肉复发和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