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甲状腺激素导致的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的病症,病因包括Graves病等多种类型,临床表现有甲状腺毒症、甲状腺肿、眼征、胫前黏液性水肿等,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甲亢是一种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甲亢的病因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炎性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无痛性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和桥本甲亢)、药物致甲亢(左甲状腺素钠和碘致甲亢)、HCG相关性甲亢(妊娠呕吐性暂时性甲亢)、和垂体TSH瘤甲亢。
Graves病的临床表现包括:
1.甲状腺毒症: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如心悸、手抖、怕热、多汗、乏力、体重下降等。
2.甲状腺肿:大多数患者有程度不等的甲状腺肿大,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质地软,吞咽时上下移动。少数患者的甲状腺肿大不对称,或肿大不明显。
3.眼征:分为两类,一类为单纯性突眼,患者眼球突出,眼睛凝视或呈现惊恐眼神;另一类为浸润性眼病,可表现为眼内异物感、胀痛、畏光、流泪、复视、视力下降、眼部肿痛、刺痛、角膜溃疡等。
4.胫前黏液性水肿:多见于胫骨前下1/3部位,也见于足背、踝关节、肩部、手背或手术瘢痕处,多对称分布。皮肤增厚、粗糙,呈橘皮样或树皮样,汗毛增粗,类似象皮腿。
甲亢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查、甲状腺超声等。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是甲亢的基础治疗方法,适用于病情较轻、甲状腺轻中度肿大的患者。放射性碘治疗适用于年龄较大、不能耐受手术或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复发的患者。手术治疗适用于甲状腺肿大明显、有压迫症状或怀疑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患者。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血常规等指标。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避免摄入含碘丰富的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甲亢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抗甲状腺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或乳汁影响胎儿或婴儿的发育,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老年人和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甲亢的治疗也需要特别注意。由于老年人的代谢率较低,药物的副作用可能更加明显,因此需要调整药物的剂量和治疗方案。同时,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影响甲亢的治疗效果,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总之,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