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窝淋巴结肿大可能由感染、肿瘤、反应性增生、免疫性疾病等引起,需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休息、饮食、心情,并定期复查。
腋窝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乳腺癌,需要进一步检查来明确诊断。以下是关于腋窝淋巴结肿大的一些信息。
一、引起腋窝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有哪些?
1.感染
由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等引起急慢性炎症,如急性乳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牙龈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恙虫病等。
淋巴结结核,多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
猫抓病,可出现引流区域淋巴结肿大。
2.肿瘤
恶性肿瘤转移,如肺癌、胃癌、食管癌等可向腋窝淋巴结转移。
淋巴瘤,可表现为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
白血病,可出现全身各部位淋巴结肿大。
3.反应性增生
坏死性增生性淋巴结病,多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疼痛,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光过敏、关节痛等。
血清病,为注射疫苗、异种血清等后出现的一种疾病,可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皮疹等。
变应性亚败血症,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
4.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出现多系统损害,如发热、关节痛、皮疹、口腔溃疡、脱发等,也可出现淋巴结肿大。
类风湿关节炎,可出现多关节肿胀、疼痛、畸形等,也可出现淋巴结肿大。
二、腋窝淋巴结肿大需要做哪些检查?
1.体格检查
医生会通过视诊和触诊来检查腋窝淋巴结的大小、形状、质地、活动度等。
还会检查其他部位的淋巴结,如颈部、锁骨上窝、腹股沟等。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等检查,可帮助判断是否有感染。
自身抗体检测,如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等,可帮助诊断免疫性疾病。
肿瘤标志物检测,如癌胚抗原、CA125、CA199等,可帮助筛查肿瘤。
3.影像学检查
B超、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可帮助了解淋巴结的大小、形态、结构等情况,还可帮助发现其他部位的病变。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可帮助诊断肿瘤及评估肿瘤的转移情况。
4.病理检查
淋巴结穿刺活检或切除活检,可帮助明确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是良性还是恶性。
三、如何治疗腋窝淋巴结肿大?
1.针对病因治疗
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需使用抗生素、抗病毒或抗真菌药物治疗。
肿瘤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需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等选择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
反应性增生或免疫性疾病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需治疗原发病。
2.对症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阿片类药物缓解疼痛。
发热时,可使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3.手术治疗
对于怀疑恶性肿瘤或淋巴瘤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
对于肿大的淋巴结压迫周围组织或器官,影响功能时,可进行手术切除。
四、需要注意什么?
1.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合理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4.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5.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总之,腋窝淋巴结肿大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结果来综合判断。如果发现腋窝淋巴结肿大,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