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里的婴儿总是吐奶,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的:
1.生理原因
婴儿的胃容量较小,且呈水平位,连接食管处的贲门较宽,关闭作用差,连接小肠处的幽门较紧,而婴儿吃奶时又常常吸入空气,奶液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
婴儿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样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这样就会使得胃的容量变小,存放食物少。
2.病理原因
感冒:由于咳嗽,腹压升高,也常常合并呕吐。
感染: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都可能引起呕吐。
便秘:如果排便极少或胎便排出时间延长,也可出现腹胀、吐奶。
幽门肥厚: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多在出生后2周左右开始出现呕吐,吐奶是主要症状,最初仅是回奶,接着为喷射性呕吐。患儿食欲强,呕吐后就饥饿欲食。
其他:如果宝宝有肠道闭锁、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胃食管反流等疾病,也会出现吐奶的症状。
如果宝宝吐奶严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腹泻、精神萎靡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此外,为了减少宝宝吐奶的发生,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喂奶姿势要正确:喂奶时,宝宝的头部应该略高于身体,这样可以防止奶液反流。
2.控制喂奶速度:不要让宝宝吃得太快,以免吸入过多空气。
3.喂奶后拍嗝:喂奶后,将宝宝竖着抱起,轻轻拍打其背部,帮助排出胃内空气。
4.注意喂奶间隔:不要过于频繁地喂奶,以免宝宝过度饥饿或过度饱食。
5.选择合适的奶嘴:奶嘴的孔径大小要适中,避免奶嘴过大或过小。
6.注意宝宝的体位:不要让宝宝仰卧,最好采取侧卧或俯卧的姿势。
总之,月子里的婴儿吐奶是一种常见现象,但如果吐奶严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家长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同时,家长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宝宝吐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