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介入治疗通常可以分为术前准备、麻醉与穿刺、导入微导管与放置弹簧圈、支架植入、手术结束与后续处理等步骤。
1、术前准备
在进行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此外,还需进行脑血管造影,精确确定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为手术提供关键信息。
2、麻醉与穿刺
手术通常采用全身麻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睡眠状态,无疼痛感。医生会在患者的大腿根部或腹股沟处进行穿刺,将一根细导管插入股动脉,并逐步引导至主动脉,直至到达动脉瘤所在的血管。
3、导入微导管与放置弹簧圈
通过导管,医生将微导管导入到动脉瘤所在的血管内,然后将微导丝引导至动脉瘤内部。接下来,医生会将弹簧圈通过微导管缓慢地放置在动脉瘤内部,直至动脉瘤被完全填满。弹簧圈是一种特殊的金属丝,能在血管内形成支架,有效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
4、支架植入
对于宽颈动脉瘤或需要额外支撑的动脉瘤,医生可能会选择植入支架。支架的类型包括密网内支架和覆膜支架。密网内支架能改变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分布,减缓血液流通,诱发动脉瘤内血栓形成。而覆膜支架则通过覆膜将动脉瘤腔内的血流与载瘤动脉血流隔离,实现血管重建。
5、手术结束与后续处理
手术完成后,医生会将导管和微导管缓慢地取出,并对穿刺部位进行止血和包扎。患者需要保持卧床休息,密切观察伤口是否出现渗血、肿胀、剧烈疼痛等情况,并按要求压迫穿刺点,确保无血肿渗出。
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是一种复杂且精细的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充分了解手术过程,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术后护理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