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120次不一定有危险。
首先,生理性因素可导致心跳加快到120次/分,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饮酒、喝咖啡或浓茶后等,这种情况下通常是暂时的,当诱因去除后心跳可恢复正常,一般不会有危险。
其次,一些疾病状态也可能引起心跳120次/分。比如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心跳可能会增加10~20次/分。贫血时,机体为了代偿可能会出现心跳加快。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心跳明显加快。这些情况如果能及时发现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心跳通常可以恢复正常,危险性相对较小,但如果未得到恰当处理,可能会引发其他并发症,从而带来一定危险。
再者,如果是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引起的心跳120次/分,可能会有较大的危险性。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异常,严重时可引起晕厥甚至猝死。心力衰竭时心脏功能下降,心跳加快可能是心脏的一种代偿表现,但如果病情持续进展,会对心脏和其他器官造成严重损害。
此外,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导致心跳加快。如果在使用药物期间出现心跳120次/分,需要及时告知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药物。
总之,心跳120次/分是否有危险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偶然出现且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可先观察。但如果心跳持续加快或伴有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头晕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等,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避免熬夜、戒烟限酒等,以维护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