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伤的处置措施及流程主要包括及时拔针、止血处理、清洁消毒、包扎保护、评估风险与后续治疗等。
1.及时拔针
如果针刺伤后针仍留在体内,需要迅速且安全地将针拔出,减少对皮肤的进一步刺激。如果针已断裂或难以拔出,应立即就医,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2.止血处理
迅速而轻柔地压迫受伤部位,减缓血液流失。如果伤口较深或较大,应使用无菌纱布或绷带进行包扎,以控制出血。
3.清洁消毒
在确保止血后,尽快清洁伤口。可以使用温和的肥皂水或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持续5-10分钟。之后,使用含有酒精或碘酒的消毒剂擦拭伤口,杀死伤口表面的病原体。
4.包扎保护
使用无菌纱布或其他干净的敷料包扎伤口,以防感染。包扎时要保持伤口部位干燥,避免潮湿环境。
5.评估风险与后续治疗
了解针刺伤的来源,评估是否接触过患者的体液或血液,以及患者是否有传染病等。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可能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红霉素等。如果伤口较深,可能还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