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并非一定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在艾滋病感染的不同阶段,淋巴结肿大的发生情况有所不同。
急性期,约50%-70%的患者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通常在感染HIV后的2-4周出现。这是因为HIV入侵人体后,免疫系统迅速做出反应,作为人体免疫防线重要组成部分的淋巴结,会因免疫细胞与病毒的“战斗”而发生肿大,多表现为全身性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质地较软,无压痛,可活动,一般直径在1-2厘米,持续1-3周后可自行缓解。
进入艾滋病期,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此时患者更容易出现淋巴结肿大,且肿大情况可能更为严重和持久。这一方面是由于身体抵抗力下降,频繁遭受各种病原体感染,引发淋巴结炎症;另一方面,艾滋病相关的肿瘤,如淋巴瘤等,也可能导致淋巴结异常肿大。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仍有部分艾滋病患者在整个病程中都不会出现明显的淋巴结肿大症状。而且,淋巴结肿大也并非艾滋病所特有,许多其他疾病,如普通感冒、流感、结核等感染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同样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所以,不能仅凭淋巴结肿大就判断感染了艾滋病,若有过高危行为且出现淋巴结肿大,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