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组胺药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常用药,包括第一代抗组胺药、第二代抗组胺药、第三代抗组胺药等,患者要遵医嘱使用。
1.第一代抗组胺药
代表药物有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异丙嗪等。这些药物具有止痒、抗过敏作用,缺点是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和抗胆碱能作用,会引起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高空作业者、驾驶员、精密仪器操作者以及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者慎用。
2.第二代抗组胺药
代表药物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咪唑斯汀等。与第一代抗组胺药相比,第二代抗组胺药的镇静作用和抗胆碱能作用较弱,一般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不良反应较少且较轻微。但需要注意的是,肝功能不全者和60岁以上老人应慎用第二代抗组胺药。
3.第三代抗组胺药
代表药物有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第三代抗组胺药是第二代抗组胺药的换代产品,其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且无明显的心脏毒性。但第三代抗组胺药在临床的应用时间尚短,其长期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需要注意的是,抗组胺药不能根治过敏性鼻炎,只能缓解症状。过敏性鼻炎患者在使用抗组胺药的同时,还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保暖,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