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护理应注意休息与活动、饮食、吸氧、病情观察、用药、心理和康复护理等方面。
1.休息与活动: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12小时,之后根据病情逐渐增加活动量。
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的睡眠。
2.饮食护理:
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的饮食,避免过饱。
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戒烟限酒。
3.吸氧:
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2~4L/min。
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心肌缺氧。
4.病情观察:
密切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
观察有无胸痛、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症状加重的表现。
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肌酶等指标。
5.用药护理:
遵医嘱使用溶栓药物、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
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如出血、胃肠道反应等。
告知患者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
6.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安慰和鼓励患者。
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7.康复护理:
在病情稳定后,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
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复查,评估康复效果。
总之,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需要全面、细致、耐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