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变低血压的原因包括原发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继发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排尿性低血压。
1.原发性低血压
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20-50岁的妇女和老年人,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疲惫、头晕、头痛,甚至昏厥。夏季气温较高时更明显。
2.体位性低血压
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时,突然出现血压下降超过20mmHg,并伴有明显症状,如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认识功能障碍、心悸、颈背部疼痛等。
3.继发性低血压
某些疾病或药物可引起低血压,如脊髓空洞症、风湿性心脏病、降压药、抗抑郁药和慢性营养不良等。
4.餐后低血压
餐后2小时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或餐前收缩压≥100mmHg,而餐后收缩压<90mmHg,老年患者更明显。
5.排尿性低血压
排尿中或排尿后突然晕倒、神志不清,发作前无先兆,发作后2-3分钟恢复正常。多因夜间起床排尿时,突然改变体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