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即慢性乙型肝炎,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的抗体是乙肝表面抗体,且滴度较高,通常不会被传染;若患者存在的是乙肝E抗体或乙肝核心抗体,可能会被感染。
1.不会被传染
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存在乙肝表面抗体,且滴度较高,大于1000mIU/ml或大于100IU/L时,说明患者已经获得了免疫力。高滴度的乙肝表面抗体能够中和进入体内的乙肝病毒,从而防止病毒感染肝细胞,此时,患者通常不会被乙肝病毒再次感染。
2.会被感染
若患者体内存在乙肝E抗体,通常表示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复制水平较低,传染性相对减弱,可能意味着患者正处于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复期,或者病毒已经被清除但抗体仍然存在,对乙肝病毒没有抵抗能力,在受到乙肝病毒侵袭后,易发生感染。
若患者体内存在乙肝核心抗体,意味着患者曾经或正在感染乙肝病毒,体内并没有能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在接触乙肝病毒后,可能会被重新感染上,或者使原有病情加重。
由于乙肝病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指甲刀、修眉刀等个人用品,以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
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肝功能检查、乙肝病毒DNA检测、肝脏B超等检查,有助于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监测病毒复制水平,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