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呈现M型,全长约130cm,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1.升结肠
长度约15cm,位于右髂窝,起始于盲肠上端。它沿着腰方肌和右肾前方上升,达到肝右叶下方后,向左前下方转折,与横结肠相连。这个转折处被称为结肠右曲。升结肠属于腹膜间位器官,活动度较小。
2.横结肠
长度约50cm,从结肠右曲开始,先向左前下方延伸,然后略转向左后上方,形成一个略微下垂的弓形。它延伸到左季肋区,在脾脏面下分处转折形成结肠左曲。横结肠属于腹膜内位器官,活动度相对较大。
3.降结肠
长度约25cm,起始于结肠左曲,沿着左肾外侧缘和腰方肌前方下降。在左髂嵴处,它与乙状结肠相连。降结肠属于腹膜间位器官,活动度较小。
4.乙状结肠
长度约40cm,但个体差异较大,范围可在20-70cm之间。它在左髂嵴处起始于降结肠,沿着左髂窝转入盆腔内。其整体形状呈乙字形弯曲,并在第3骶椎平面与直肠相连。乙状结肠属于腹膜内位器官,中段具有较大的活动范围,这使其成为乙状结肠扭转的易发部位。此外,乙状结肠也是憩室、肿瘤等疾病的多发区域。
如果患者感到腹部不适,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通过专业检查确定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