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三针具体是指哪三针难以明确,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具有疏肝作用的穴位包括太冲穴、肝俞穴、大敦穴、足三里穴、曲池穴等,可以采取针灸的方法达到良好的预后。
1.太冲穴
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与肝脏的关系密切。刺激太冲穴可以疏肝解郁,对于肝脏的许多疾病都有治疗效果。
2.肝俞穴
位于背部脊椎旁边,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经常捶打或按揉肝俞穴,能够促使气血流通、调节脏腑,还可促进肝胆的湿气排出。
3.大敦穴
在脚拇趾靠第二脚趾那一侧甲根边缘约2毫米处。按揉大敦穴能疏肝理气,激发人体少阳之气,达到清肝明目之效。
4.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脊外1横指处。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达到调理肝脏的作用。
5.曲池穴
在手臂肘关节外侧尺骨端凸起的横纹下方。按压曲池穴有助于疏通肝经,对于改善肝气郁结引起的异常病症比较有利。
需要注意的是,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