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包括ST段改变、病理性Q波、T波改变、R波改变等。
1.ST段改变
在心肌梗死急性期,受损心肌区域的心电图会表现为ST段明显抬高。这是由于心肌细胞受损后,局部电位发生变化,导致ST段电位上升。ST段抬高通常提示心肌梗死处于急性期,是诊断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通常对应导联也会出现ST段压低。发作缓解后,这些变化会迅速恢复正常。
2.病理性Q波
随着心肌梗死的进展,受损心肌细胞逐渐坏死,导致心电图上出现病理性Q波。病理性Q波是由于心肌细胞坏死后,局部电活动消失,从而在心电图上表现为Q波加深、宽度增加。病理性Q波深度大于同导联R波的1/4,时限大于0.04秒。其出现提示心肌梗死已进入慢性期或存在心肌坏死区域,有助于心肌梗死的诊断。
3.T波改变
在心肌梗死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受损心肌区域的心电图可出现T波倒置。T波倒置是由于心肌细胞受损后,局部电位发生变化,导致T波方向发生改变。T波倒置通常在心肌梗死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可持续数周至数月。
4.R波改变
心肌梗死时,受累导联的R波振幅可能会降低,这是由于心肌损伤导致心室除极力量减弱。R波振幅降低通常与ST段抬高和T波倒置同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