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检是指通过切取、钳取或穿刺等手段,从患者体内取出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疾病的性质、类型、程度等。
1.明确诊断
活检是许多疾病确诊的关键手段。对于一些影像学检查或其他常规检查不能明确性质的病变,活检能够直接获取组织样本进行显微镜观察和分析,从而准确判断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例如,对于疑似肿瘤的病变,活检可以确定其具体的病理类型,如腺癌、鳞癌等,这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2.指导治疗
除了确诊疾病,活检结果还能指导治疗决策。不同类型的病变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策略,活检能够帮助医生了解病变的特征和生物学行为,从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在某些癌症中,活检可以检测特定的分子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可能影响治疗药物的选择和疗效预测。
3.监测疾病进展
在一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活检可以用于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通过定期进行活检,可以观察病变组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如果发现病变持续进展或出现新的变化,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风险与局限性
虽然活检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活检过程可能会引起出血、感染、疼痛等并发症,不过这些风险通常较低且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进行控制。此外,活检结果也并非100%准确,可能会受到取材部位、样本量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假阴性或假阳性率。
总之,活检是现代医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和评估手段,对于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进行活检前,医生会充分评估患者的情况和风险,并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和解释,以确保活检的安全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