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其病因、症状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如下:
1.原因
动脉壁内的脂质沉积、炎症反应、平滑肌细胞增生等一系列变化逐渐形成粥样斑块,这些斑块可使冠状动脉管腔变窄,影响血流。斑块的不稳定还可能破裂,引发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
2.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为心绞痛,即胸部出现压榨性疼痛、憋闷感等,常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但有些患者可能表现为无症状心肌缺血,或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等不典型症状。
4.诊断方法
诊断冠心病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心电图可发现心肌缺血的表现,心脏超声有助于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而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能明确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部位。
5.治疗方法
一是生活方式改变,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二是药物治疗,如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三是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放置支架;四是外科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