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即发热,孩子发热可能与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因素有关,比较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包括减少衣物、调节室内温度、多喝水、温水擦浴、洗温水澡、使用退热贴等。
1.减少衣物
在孩子发热时,可适当减少衣物和被子,通过散热降低体温。同时,要确保孩子的手脚温暖,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上升。
2.调节室内温度
家长可以通过开空调、使用电风扇等方式,将室内温度调节至24-26℃,保持室内环境舒适,避免过热或过冷,能帮助孩子散热。
3.多喝水
孩子在发热期间,体内水分容易流失,应适当增加饮水量,可以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有助于维持体液平衡,同时多排尿、多出汗,能促使体温下降。
4.温水擦浴
使用接近体温的温水浸湿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下、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能通过温水的蒸发带走体表的热量,从而降低体温。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使用冷水或酒精,以免引起寒战或者对皮肤造成刺激。
5.洗温水澡
如果孩子在发热期间,末梢循环不好,可以直接洗温水澡。将水温调节至适宜温度,一般在33-36℃之间。洗澡时,水分会接触到孩子全身的皮肤,利用水分的蒸发作用,可以降低体温。
6.使用退热贴
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将退热贴贴于孩子的额头、颈部大血管处或两侧太阳穴及后颈部等,促使体温下降。但需注意,孩子的皮肤比较娇嫩,贴退热贴的时间不能过长,以免使局部皮肤发生损伤。
在发热时,要让孩子增加休息时间,避免进行跳绳、跑步、跳高等剧烈运动或过度玩耍,以免影响身体恢复。另外,家长还应定时测量孩子的体温,了解体温的变化趋势。若孩子体温持续升高,应及时带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