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的斑主要有雀斑、黄褐斑、老年斑、太田痣、咖啡斑、褐青色痣、色素痣等几种。
1.雀斑
雀斑是一种常见的褐色点状色素沉着斑,多在3-5岁出现,女性居多。常发生在暴露部位,特别是面部,对容貌有一定影响。
2.黄褐斑
黄褐斑又称蝴蝶斑、妊娠斑,是一种常见的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多对称分布于颧颊部,也可累及眶周、前额、上唇和鼻部,呈蝴蝶形,故又名蝴蝶斑。多见于女性,血中雌激素水平高是主要原因,其发病与妊娠、长期口服避孕药、月经紊乱有关。
3.老年斑
老年斑医学上又被称为脂溢性角化,是指在老年人皮肤上出现的一种脂褐质色素斑块,属于一种良性表皮增生性肿瘤,一般多出现在面部、额头、背部、颈部、胸前等,有时候也可能出现在上肢等部位。
4.太田痣
太田痣又称上腭部褐青色痣、眼皮肤黑素细胞增生病,是太田于1938年首次描述的一种波及巩膜及同侧面部沿三叉神经眼支、上颌支走行部位的灰蓝色斑片损害,好发于有色人种,如东方人及黑人。女性多见。发病年龄在婴儿期及青春期有两个峰段,其中1岁以内发病占61.35%。
5.咖啡斑
咖啡斑是一种先天性的色素增加性皮肤病,为淡褐色至深褐色斑或斑片,像咖啡和牛奶混合而成的牛奶咖啡色,故又称牛奶咖啡斑。多发于躯干部,不会自行消退。
6.褐青色痣
褐青色痣又名真皮斑或获得性真皮黑素细胞增多症,可能与遗传有关。好发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16-40岁,部分患者有家族史。
7.色素痣
色素痣是由痣细胞组成的良性新生物,又名痣、黑素细胞痣或痣黑素细胞痣,是最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皮肤和黏膜。颜色通常为黄、褐或黑色,也有蓝、紫色,可呈斑疹、丘疹、乳头瘤状、疣状、结节状或有蒂,大小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表面光滑或粗糙,可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