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总是夜里发烧可能和宝宝自身的生理特点、环境因素、感染等有关,需采取相应的措施。
1.宝宝自身的生理特点
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夜间身体的各项机能相对较弱,容易出现体温波动。而且,夜间宝宝往往处于安静睡眠状态,散热可能相对较差,这就可能导致发烧在夜里更容易被察觉。
2.环境因素
夜间室内温度过高或宝宝盖得过多过厚,都可能影响散热,导致体温升高。
3.感染
比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可能白天已经开始,但到了夜里症状更加明显。常见的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都可能引起发烧。如果感染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就容易出现夜里发烧的情况。
针对宝宝总是夜里发烧的情况,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密切观察宝宝的状态。包括体温变化、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如果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精神萎靡等异常,应及时就医。
二是合理调整室内温度和宝宝的衣物、被褥。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
三是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发烧会导致身体水分流失,充足的水分有助于散热和身体恢复。
四是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如果是感染引起的,要严格遵医嘱使用药物,如阿莫西林、布洛芬等进行治疗,不要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