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月宝宝肌张力高可能是由于肝豆状核变性、胆红素脑病、脑瘫等原因导致,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法也不同,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其他治疗。
1、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儿可见体内铜代谢障碍的现象,过多的铜元素在体内异常堆积可能会破坏神经和肌肉,导致肌张力异常,有明显升高现象。
首先要限制患儿摄入高铜食物,如肝脏、贝类、巧克力等。其次,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同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葡萄糖酸锌、硫酸锌、醋酸锌等药物治疗,抑制铜元素吸收。对于严重的患儿,有手术指征时可以行肝移植手术治疗。
2、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脑病是高胆红素血症最严重的并发症,由于患儿体内的胆红素数量过多,破坏血脑屏障,损伤神经系统,所以受损神经支配的肌肉会出现肌张力升高的现象。
一般要给予患儿蓝光治疗,降低血液中的胆红素。必要时还可以行换血疗法降低胆红素浓度,阻止病情加重,同时还可以给予球蛋白、白蛋白等药物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通常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后,患儿的症状也可以随之消失。此外,家长也需要合理喂养患儿,适当对其进行听觉刺激、视觉刺激等。
3、脑瘫
脑瘫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比如胚胎质量不佳、早产、分娩时受伤、缺氧、颅内感染、遗传等。患儿的脑实质受到损伤,因此常见运动功能障碍的现象,比如肌张力增高、下肢过度伸直等。
本病目前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能尽量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减轻伤残程度。家长要注意加强患儿营养,及时矫正异常姿势,积极帮助患儿运动,提高四肢协调能力。另外,还可以选择做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或者其他矫形手术治疗,有助于改善肌张力异常的症状。
除以上原因外,此类症状还可能与破伤风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就诊检查,待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多数患儿在病因得到控制后,不适症状可得到缓解,无需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