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半胱氨酸高的原因通常包括蛋氨酸摄入过多、缺乏叶酸、肾盂肾炎等。
1、蛋氨酸摄入过多
患者食用的食物中蛋氨酸含量过高,容易在体内生成大量的同型半胱氨酸,使同型半胱氨酸逐渐升高。
2、缺乏叶酸
如果机体长时间处于缺乏叶酸的状态下,会造成胱硫醚β合成酶、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等代谢同型半胱氨酸的酶失活,从而导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上升。
3、肾盂肾炎
同型半胱氨酸是含硫氨基酸,应经过肾脏排出体外,若患有肾盂肾炎,会造成肾脏代谢作用丧失,不能尽早将同型半胱氨酸排出,所以会存在同型半胱氨酸数值升高的现象。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症状通常与病因有关,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等。
1、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长期处于较高的状态会造成血管内压力升高,诱发高血压,出现头晕、心慌、心悸等不适症状。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随着时间推移,会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会存在胸闷、憋喘、气短、心前区疼痛等临床症状。
3、脑卒中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过高会造成脑部血液循环速度减慢,导致脑卒中,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恶心、四肢乏力、呕吐、昏迷、意识障碍等。